管道标识(6篇)

时间:2024-05-09 来源:网友

管道标识篇1

【关键词】神经外科病区;护理标识;安全管理

神经外科患者病情变化快,病情观察难度大,医疗护理活动复杂,护理(工作)所承受的风险越来越大。工作中任何一个环节失误,都会直接或间接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因此,为了避免护理差错发生,降低护理投诉率。我科从2010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本科特色的护理标识,在减少护理不良事件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标识的分类

1.1护理人员标识护理人员的工作服颜色及款式与其他卫技人员、实习护生不同,工作牌的颜色与实习护生不同。护士之间以燕尾帽蓝色横带区分职称高低。有利于病人及家属区分各级护理人员,护理操作上满足病人不同的需求。

1.2病人身份标识病人入院后,由责任护士填写床头卡放病房床头。对昏迷、手术、视力听力障碍、年老患者、儿童、气管切开患者戴上手腕带,并写上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诊断,有利于护理人员操作前后,能使用2种以上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很好落实查对制度。

1.3管道标识神经外科患者身上留置有多种管道,有胃管、氧管、气切套管、静脉留置管、头部各种引流管、尿管等,为了区分不同管道,我科对高危管道用红底黑字的标识卡片,如头部各种引流管、气管套管、中心静脉留置管等。对中危管道用青底黑字的标识卡片,如气道湿化管、胃管等。对一般管道用黄底黑字的标识卡片,如氧管、尿管等。这些标识除在患者床头粘贴以外,还在各种管道上写上名称、留置时间。通过应用管道标识,可使护士对病人身上引流管一目了然[1]。护士在做管道护理时,更有针对性。如脑室外引流管,提示护理人员变化或床头抬高时要及时调整引流瓶的高度。

1.4药物标识对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速度的药物,如升压药,降压药,冬眠药、湿化气道药物等,在药物旁挂上标识,提醒护士加强观察,确保用药安全。并根据患者病情随时调节输入速度。如对静滴冬眠药物的患者挂上“冬眠中”标识,提醒护士在观察病情时注意患者呼吸情况。对留置尿管患者进行膀胱冲洗时,挂上“膀胱冲洗中”标识,提醒护士别把吊瓶挂错。高危药品专柜单独存放,贴上醒目的红色标识。如化疗药、10%氯化钾注射液。剧毒麻药及一类精神病药专人、专柜、专册管理。

1.5环境标识在病房卫生间贴上“小心跌倒”标识,在监护室门口贴上“谢绝探视”标识,在中心供氧管道旁贴上“防火、防油、防震、防油”标识,在行动不便患者的床头贴上“防坠床防跌倒”标识。目的提醒患者、家属、陪护人员互相配合及时采取有效安全防护措施。如下床活动有人扶助,上床后及时上床栏,防止发生坠床。

1.6仪器设备标识神经外科专科治疗业务及新技术进展快,各科新设备不断应用于临床,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当疲乏、劳累、紧张等注意力不集中时,可导致常用的操作程序失误。在各种仪器设备上贴上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标识,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警惕性。如在治疗车上贴上“你三查七对了吗"标识,在过敏试验急救盒外贴上内存物品名称及数量,当患者病情变化时,使护士能从容地和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

1.7提示标识在病区设置有特殊情况的提示标识,如多重耐药菌感染者,药物过敏者、因病情需要轴线翻身者、绝对卧床者。用调味盒改装成有多个小格的盒子,分别放置9AM、5PM、9PM、1AM、3AM等定时执行的注射卡,定时使用的甘露醇用油性笔写上醒目的时间。白天用黑色字体,晚上用红色字体。

1.8饮食标识根据医嘱在每位患者床头挂上饮食标识,饮食标识分别设有禁食、普食、半流质、流质、低糖、低钠、低脂等,使医护人员、患者、家属都可以了解该患者饮食类型,做到合理饮食,有利于疾病康复。

2效果评价

使用护理标识两年以来,发生护理不良事件5次,患者满意度在97.6%。

3讨论

3.1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风险程度越来越大,医疗纠纷呈上升趋势。护理不仅重视疾病护理,更要重视意外事件预防。护理标识是优质护理服务的需要,所有标识有文字说明,便于不同阶层患者识别,能够对医护人员起警示提醒作用,家属患者易接受,体现人性化管理。

3.2增强了护士风险防范意识,护理人员风险意识提高,护理安全系数就提高。管道标识,使护士在工作中快速识别各种管道,防接错,减少脱管,减少感染,提高管道护理安全性。药物标识警示护士该药有特殊性,应根据病情和用药要求合理使用。治疗车标识提醒护士在护理治疗过程中注意三查七对,加强防范措施,减少差错发生率。

3.3医疗是一个高风险行业,潜在隐患是始料不及。另外,现代医学仍存在许多未知领域,是医护人员不能掌控的[2]。护理标识能够让患者知晓、家属知情、护士明白。共同营造安全的医疗环境,减少护理风险发生的机会,促进护患沟通、理解,减少护患纠纷。

4结论

护理标识的应用,是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工作安全的一项措施,提醒患者、家属、医护人员控制或消灭护理工作相关危险因素,为患者提供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管道标识篇2

关键词:铬钼合金管道;安装;材质核查

1铬钼合金管道施工准备

1.1管件材料检验

材料在使用前应核对其材质、牌号和规格,进行外观质量检查,并符合下列要求:表面不得有裂纹、折叠、发纹、夹层、结疤等缺陷;表面锈蚀、凹陷划痕及其他机械损伤的深度不应超过相应产品标准允许的厚度负偏差;有符合相关的色标管理规定。

1.2材质核查

管材、管件、法兰、密封件、紧固件的材质,应根据其质量证明文件及其出厂标识进行核查、确认;铬钼合金钢管材、管件、法兰,应采用光谱分析对其进行主要的合金金属元素验证性检验,抽查数量为每检验批的10%;对设计温度大于或等于400℃管道用铬钼合金钢螺栓、螺母的应采用光谱分析对其进行主要的合金金属元素验证性检验,抽查数量为每检验批的5%,且不少于10件。

1.3安装前施工技术人员应根据设计文件、施工图及标准规范结合本装置实际情况编制具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方案,并按有关规定经逐级审批完毕后,向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铬钼合金管道安装

2.1管道安装方法

根据管道安装位置、重量,分别采用吊车吊装、卷扬机吊装或制作专用工装及人力安装等方法,确保管道工程顺利进行;管道现场焊接采用中、低压管道安装焊接采用手工氩电联焊。管廊管道的管路附件、自管廊引至设备的管段采用单件、单段吊装安装,先将管廊管道安装就位,再进行胀力、附件及至设备管段的逐件安装,采用吊车吊装或人力安装。设备配管采用单件、单段安装,大管道及较重管路附件采用吊车吊装。

2.2管道安装顺序

先安装管廊管道,后进行设备配管;先安装大直径管道,后安装小直径管道;先安装公用工程系统管道,后进行工艺管道安装;先安装碳钢管道,后安装不锈钢管道。

2.3管道安装其他要求

2.3.1管道安装应具备的条件

管道安装施工前,必须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和专项工艺技术文件,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与管道有关的土建工程已检验合格,满足安装要求,并已办理交接手续;与管道相连接的设备已找正合格,固定完毕;管道组成件及管道支承件等已检验合格;在工厂预制的管段已按轴测图预制完毕,热处理、无损检测合格,并已逐段标识,能满足现场安装需要。

2.3.2管道安装前的检查及处理

管道组成件按施工图纸核对规格、材质,压力等级符合设计要求。预制管段的规格、形状及分段标识同轴测图相符,封闭管段留有适宜的调整长度。法兰、阀门、垫片等密封面检查,不得有影响密封性能的划痕、斑点等缺陷。管段、管道附件、阀门等内部清理干净,应检查合格,管口、端部密封物完好无损。

2.4管道安装一般要求

安装前,对管道内部杂物进行清理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组装、焊接。检查合格的法兰、阀门、垫片密封面安装时不得发生损坏,若发生影响密封损坏的要立即更换、修复方可安装连接。螺栓紧固件安装,同一连接处同一规格螺栓,安装方向应一致;螺母紧固后应与法兰紧贴,不得有楔缝,紧固后的螺母与螺栓端面宜齐平。管道预拉伸或压缩区域内支、吊架安装完毕,支、吊架弹簧按设计值压缩并临时固定后进行,预拉伸或压缩的数值必须符合设计文件规定。

2.5阀门安装

阀门安装前,按设计文件核对其规格、型号,并检查阀门检验、试验标识,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安装。阀门安装时,阀腔内必须清洁无物,法兰连接阀门密封面不得有影响密封的划痕和斑点,阀门安装方向依其结构形式与介质流向确定,阀杆方向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安全阀应垂直安装。安装完毕经检查合格,应做好安装记录。

2.6固定支架的安装

固定支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并应在管道补偿器预拉伸前固定完毕。固定支架应固定牢固。进行焊接固定时,必须保证焊接质量;采用U型管卡进行支架固定时,必须用双螺母锁紧,以防松动。管道安装完毕后,应按设计文件逐个核对支吊架的型式、位置是否正确。

3铬钼合金管道焊接注意问题

3.1铬钼合金钢管道的焊接,底层应采用手工氩弧焊,以确保焊口管道内壁焊肉饱满、光滑、平整,其它各层可用手工电弧焊接成型。合金钢管焊接应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热处理,预热时应使焊口两侧及内外壁温度均匀;焊后热处理应在焊接完毕后立即进行,若不能及时进行热处理的,则应焊接后冷却至300℃~350℃时进行保温。异种钢材焊前预热温度应按可焊性较差的一侧确定,焊后热处理的要求按合金成分较低的一侧进行。

3.2焊前应将坡口及其边缘内外表面不小于20mm范围内的油漆、铁锈等清除干净。定位焊焊缝应均匀分布。定位焊缝要求预热,预热温度与正式施焊一样。焊接前必需先对焊缝两侧母材进行预热,当采用钨极氩弧焊打底时,管道焊前预热温度可按上表规定的下限温度降低50℃。预热采用电加热法,并应在坡口两侧均匀进行,防止局部过热。

3.3焊接:焊件达到预热温度后应及时进行焊接。在保持预热温度的条件下,每条焊缝宜一次连续焊完。对接接头的底层焊道单面焊接时采用钨极氩弧焊。因故中断焊接时应进行后热,再次焊接前应进行检查,确认无裂纹后方可按原工艺要求继续施焊。

3.4焊接质量通病防护(如表一)

4案例分析

以茂名炼油改扩建220万吨/年催化裂化装置的油浆线1202-500-P-20114-3H5S1R-H(052)/40为例,见图一:

本管线采用12Cr5Mo的材质,DN500-SCH40的管道,操作温度345℃,操作压力0.34MPa;在材料进货前,要求施工单位标志色标管理规定。在材料进货后,监理监督施工单位对材料进行检查、色标标识、防腐、色标移植等工作;材料发给现场作业人员时,利用色标管理卡,对色标进行确认;

材料进入管道加工厂时,通过下料、管线标识、焊口标识,焊接部分焊口等工作,经外观检查、热处理、探伤检验合格,并由专职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的专职质量检查员对材料、焊口进行光谱检查,确认无误后,移交给现场施工班组。

现场作业人员根据单线图,对照加工厂的移交清单和管段表,在现场组装、焊接,经施工单位的专职质量检查员进行光谱检查和焊缝外观检查,确认此管线的管件、管材、焊口材料使用是否正确;如发现有误,及时通知施工班组整改,并再次进行光谱检查。

经第三方复测,现场无材料施工错误,满足图纸要求,压力试验合格。

结语

铬钼合金管道施工,关键是材料的正确使用和合格的焊接工艺,做到每道工序有人检查,焊接完成后,对每个管道部件及其他组成件、焊材的使用进行逐一检查,强化焊接工艺纪律的执行和检查,确保管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伟,郑伟.对钢质管道对口错边量规定的认识[J].石油工程建设,2009(05).

[2]李.管道下向焊技术及焊机特点[A].第十次全国焊接会议论文集(第2册)[C].2001.

管道标识篇3

[中图分类号]R6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11-263-02

2009年6月,神经外科在临床工作中通过对各种标识的情况进行调研。完善和弥补,并制定了相关的流程,制定本科室护理人员在护理活动过程中所用的物品,服务标识的管理要求。现报道如下:

1引导性标识:主要指方向引导,包括护理单元中所有的区域性标识。如护士站、抢救室、厕所、开水间、安全通道等。

2警示标识: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如各种管道:包括各种引流管,肠内营养管,紫外线灯开关的警示。

3公益性标识:如“请节约用水”,“请勿吸烟”,“请保持室内安静“等。

4其他标识:如护理等级,拖把标识等。

存在问题与分析:

1卫生行政部门对标识无统一规范的管理要求,临床工作中出现标识不全,有些种类的标识甚至缺失,我科在临床工作中根据本科疾病病种及各种常用的标识进行了设计并制定相关流程,因没有统一的格式和规定,从而不能体现规范化和科学化。

2标识不全易引起差错导致护理纠纷造成工作不便。如[1]神经外科有多管道者,特别是气管切开病人,既有气管滴入液,也有肠内营养液,还有输液管道,若没有醒目标识有可能导致输注错误,还有可能将气管滴入液滴速调成输液滴速。[2]胃管,留置尿管,引流袋等虽然有规定要求定期更换,但却没有说明如何做好相应标识,因此很难直观看到更换的时间及是否需要更换,造成工作不便。[3]病室内既有照明开关,也有紫外线灯管开关,不用醒目标识易引起角膜炎,导致纠纷。

3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不够,有些时候很难证明自己的某些操作时规范的,合理的。如输液巡回卡的规范签名,涉及到用药的量和速度的准确性,当患者有疑问时,如果没有规范的标识管理作为操作证据,很难证明护理人员是按准确的剂量和速度进行用药。

改进措施和建议:

1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护理服务过程中标识的研究,形成规范的标识系统及规范要求,以便于在临床工作中有章可循。

2我科对各种标识做了改进:[1]护理服务对象标识:住院患者一律着病号服,手术者意识不清者均在患者手腕上系上腕带,其内容包括病区、姓名、性别、住院号、年龄。[2]级别护理标识:一级、二级、三级护理病人,在一览表上分别用红色、黄色.白色,病危者用黑色标记,危重病人床头挂防压疮、防坠床标识,以提醒各班护士加强巡视。[3]患者床头卡内容:包括床号、姓名、饮食种类、护理等级、药物阳性标识、床位医生、责任护士姓名。[4]根据引流液颜色做好引流管的标识:①胃管做草绿色标识,腹腔.头部引流管用红色标识,导尿管用黄色标识,气管滴液在输液管道上用白色标识,在临床工作中方便区别,避免差错事故发生。②对连续使用的留置胃管、尿管,引流袋的患者,在管道标识上注明留置日期,引流袋更换后立即注明更换时间及操作人,以方便临床使用和管理。[5]对特殊区域.特殊用药做好警示标识:为区别紫外线灯照明灯开关,在紫外线灯开关上挂上”非医务人员勿动“标识;危险设施如氧气桶旁要写明”易燃.易爆.远离火种“字样;对于特殊泵入的药物如(硝普钠.尼膜通)等,在使用过程中挂上”特殊用药,控制滴速“标识,防止患者或家属随意调节。[6]卫生清洁标识:治疗室用蓝色,处置间黄色,厕所红色,病房.走廊用绿色,以防止院内感染。

3在护理服务活动过程中,护士应做好追溯性标识记录:[1]输液瓶内加上药液后应在瓶签上打上红勾,签上操作者姓名。[2]输液巡回卡填写应规范,写明液体种类、量、滴速及执行护士签名。[3]输液巡回卡保留一周以备查验。

4强化护理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结合院内外特殊案例,对护理人员进行必要的法律知识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对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反馈,引以为戒,培养护士的慎独精神,严格按规范执行,以防发生不良后果。

评价

通过一年多的运用,标识的使用方便了护人员操作,消除了不安全因素,很大程度上杜绝了差错事故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提高了病患满意度,从而提升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管道标识篇4

【关键词】RFID技术电力电缆电缆通道故障抢修电缆巡视

随着城市的发展,电力电缆沟道内线路增多,电力电缆运行维护工作困难重重,在故障抢修、电缆巡视工作中,通过在电缆沟道内加装RFID系统,能够快速识别电缆,同时完善电缆信息,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电力电缆运行资料可靠性。大大改变了电缆管理传统化模式,实现电缆运行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提高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的可靠性。

1关键技术

1.1RFID射频技术

1.1.1什么是RFID技术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

1.1.2国内外研究情况

RFID技术在国内外已经有了广泛应用,是一种较为成熟的识别技术。特别是在大型设备多、配套辅机数量大、分布范围广、安装位置复杂的电力、化工、钢铁、水泥等企业,这些企业生产特点是连续生产、流水作业,设备之间相互关联紧密。例如企业资产管理领域进行资产的管理、不停车收费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电子门票、图书馆管理等都是具备代表性的电子标签使用技术。在电力行业中,变电站的手持终端PDA巡检管理也是电子标签识别系统的一个成功使用的特例。

1.1.3RFID应用行业

RFID应用的领域相当广泛,如电力:电力行业的设备管理、追踪和定位等等。

1.1.4RFID运用于电力行业的优点

与条形码技术相比,RFID具有明显的优势,条码只能通过阅读器读取,而且需要对准目标条码才能获取到信息,条码也容易破损。而RFID标签是可擦写的,使用时不需要对准目标,且同时读取多个,存储量大、坚固。RFID还能穿透纸张、木材、和塑料等非金属、非透明的材质,进行穿透性通讯。此外,RFID标签存储量较大,能够携带的信息量大。

1.2软件技术框架

电力电缆运行管理系统使用RFID电子标识器作为信息载体,以局域网为信息渠道,建立的一套完整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对每一个电子标识器精确的定位,通过RFID采集器,准确的获取到标识器所在的位置,属于哪个变电站、电缆型号、线缆长度等等。

1.3开发环境与工具介绍

1.3.1开发环境

开发工具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集成开发环境;开发语言Winform、C#PC端数据库MSSQLSERVER2005;采集器端SQLite;运行环境.NETFRAMEWORK3.5,WindowsXP及以上版本。

1.3.2Net简介

NET是与数据交互的技术,也是应用程序运行的环境。Sqlconnection对象管理和数据源的连接,使用SQLDataReader获取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操作。

3经济效益

自主研发的RFID电力电缆运行管理系统,大大节省了人工设立电缆标识的费用,降低了人工费、车辆费、喷漆材料费。按要求每年至少对电缆标识进行一次维护,由于部分沟道电缆受环境影响、敷设电缆磕蹭等因素,导致电缆标识不清晰,需要多次维护,按照人工费每天120元、喷漆材料费每天50元、车辆50公里耗油费35元每天计算,2419.34公里电缆每年至少节约花费10万-15万。

4技术评价RFID电力电缆运行管理系统的应用效果

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和完善部分沟道电缆不易识别的问题,同时可以改变电缆管理传统化模式,实现电缆运行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提高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的可靠性。同时,在故障抢修、电缆巡视工作中,加装电子标识器通过手持设备对电缆通道内电力电缆快速识别、电缆信息得以及时更新完善、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分别于2013年年底阿房变阿一电缆,2014年新投运的六村堡变村七、村九电缆上加装了RFID电子标识器,对设备进行多次测试,读取的数据与录入的数据完全一致,非常精准,随后将现场采集到的数据上传至数据库,没有任何偏差。为电缆识别、线路排查等工作节省了时间,切实提高了工作效率。

5项目总体思路、技术方案及实施效果等

5.1项目总体思路

为了解决电缆沟道内环境恶劣造成电缆线路识别不易,运维人员不易分辨电缆信息,使线路排查、抢修维护等工作难度增加,计划研制新型电子识别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确保识别电缆准确性,于是我们开始了对本项目的研究。

5.2技术方案

利用RFID技术,将自行设计的电子标识器安装在电缆沟道内的电缆上,电缆运维人员手持PDA采集器,通过无线采集功能,现场获取设备信息,运维人员同时能够进行业务数据维护,随后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网络或通过办公室局域网进行现场维护数据的上传。

5.3实施效果

在故障抢修、电缆巡视工作中,大大提高了电缆通道内识别电缆的能力,同时完善了电缆信息,改善工作效率,提高电力电缆运行资料的可靠性。更深一步的改变了电缆管理传统化模式,实现电缆运行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提高电力电缆运行维护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伟,郑健康.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技术基础[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2]石蕾,陈敏雅.RFID系统中阅读器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8.

[3]曾宝国.FID技术及应用[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盖净(1984-),女,大学本科学历。现为西安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电力电缆运行技术。

管道标识篇5

论文关键词:设备房标识系统,规划,流程

0引言

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房是指包含城市轨道交通沿线车站内的通风空调、给排水、FAS(防灾报警系统)、BAS(环境监控系统)、低压供电、高压供电、通信和信号等设施设备在内的房屋。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房的建设与使用过程分为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设备调试、设备使用、设备维修等七个阶段,涉及到设备房的设计方、建设方、供货方、安装方和运营方等五方单位,传统的设备房建设与使用过程中涉及的五方基本上缺乏完备的设备信息交流与沟通,各方按照自己的标准完成任务后便移交给另一方,属于典型的缝接式”管理流程。

由于设备房内设备技术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可靠运营流程,相关设备管理的诸多重要信息需要在设备房建设与使用全寿命周期过程中予以持续关注,但由于设计方没有明确的设备房设备维护管理的相关建设规范要求;建设方没有明确的设备房设备维护管理需求要求;供货方没有明确的设备房设备维护管理标准要求;安装方没有明确的设备维护管理安装可视化与定置化要求;导致运营方在设备房设备使用与维护过程中,发现前述阶段工作完成的设备房建设与设备安装、调试与自己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时,由于设备房工程已建设完成,难以回溯前述各方责任,只能由运营方独立开展设备维护管理的相关工作,必然会造成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不规范的设备房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环境,也可能给设备运营维护操作带来诸多不便,也潜伏着不可避免的安全隐患。

南京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以一切标识设计全效服务于设备管理维护”为根本出发点流程,以改善与提高设备房内所有关键设备的预防维修内容与服务质量为载体,在参照现有设备房标识语言的基础上,睿智联合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房标识系统规划、设计、制作、安装及维护等多家单位,着力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房设备维护现场的可持续管理核心期刊目录。

1设备房标识系统规划与设计

1.1设备房标识系统设计核心理念

南京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的核心理念为:标识构筑效率空间,沟通铸就完美品质”。

标识构筑效率空间”的含义为:

⑴设备标识系统立足于设备维护状态管理,重视设备运行与维修状态的监控与管理,提升设备维修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

⑵设备标识系统立足于生产现场,重视设备房可视化管理和定置管理,提升设备的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率;

⑶设备标识系统立足于设备全寿命周期过程的综合监控,重视设备房统一特征的集中表现,提升设备房整体形象和服务效率。

沟通铸就完美品质”的含义为:

⑴设备标识系统立足于设备的使用与维护基本需求流程,重视维护、管理人员与设备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维护、管理人员的精神品质;

⑵设备标识系统立足于设备技术状态的变化规律,重视设备的六源”管理,提升设备自身技术品质;

⑶设备标识系统立足于设备房设计、建设、运营与使用、维护的全过程的内在需求,重视各个环节设备与相关责任人的和谐共处,提升整个沟通流程的和谐品质。

1.2设备房标识系统功能规划及组成

南京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的规划依据标识承担的主体功能,可以划分为六类子系统,分别是功能参数与规范类子系统、公共信息与提示类子系统、线路流程与定置类子系统、检修作业与指导类子系统、设备管理与标牌类子系统和维修文化与宣传类子系统,功能层对应的设备管理主体如图1所示。

功能参数与规范类子系统将重点反映设备房内各设备的重要功能参数、各项管理规范与着装规范等;检修作业与指导类子系统将重点反映设备房内各设备点巡检作业要求、检修管理要求和设备检维修过程中的需要重点可视化的技术操作规范等相关技术资料等;线路流程与定置类子系统将重点反映设备房内划线标准、区域定置标准、物品定置标准与设备房定置图等;设备管理与标牌类子系统中设备状态可视化、设备信息可视化和关键(K)类设备标牌等需求;公共信息与提示类子系统将重点反映设备房内安全提示信息、一般提示信息、环保与节能信息等;维修文化与宣传类子系统将重点反映设备房设备维修理念、现场管理、安全文化、标识系统(6A+)宣传画及看板等。

参考文献:

[1]南京地铁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设备房标识系统培训文本--概述与规划[R],2008.

[2]南京地铁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二号线设备用房标识系统总体设计框架[R],2008.

[3]南京地铁科技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地铁二号线设备房标识系统规划与初步设计方案[R],2008.

管道标识篇6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护理;昏迷期

结核性脑膜炎(TBM,以下简称结脑)是由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脑膜和脊膜的非化脓性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结核杆菌在侵入后会造成脑实质和脑血管的病变,多为急性发病,病情危重,而且患者经常出现昏迷,临床病死率相当高。昏迷期结脑患者通常需要同时在体内留置多个管道(胃管、气切管、尿管等)[1],因此管道护理成为结脑患者昏迷期护理的重要内容,本文中将以我院收治的83例结核性脑膜炎昏迷期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探讨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昏迷期的护理要点,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83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42例)与对照组(41例)。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7例;年龄18~74岁,平均年龄(39.34±3.65)岁;置管类型:胃管12根、尿管42根、脑室引流管8根、气管切开7例;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18例;年龄19~78岁,平均年龄(39.41±3.52)岁;置管类型:胃管14根、尿管41根、脑室引流管10根、气管切开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置管类型等方面均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根据昏迷患者需求给予细节护理,具体如下。

1.2.1明确管道标识由于结脑患者经常留置有2条或多条管道,因此经常在护理操作中混淆,因此我院规定置管患者的所有管道上均应用统一的、醒目的标签进行标识[2],标签上注明管道的类型、位置、留置时间及其他必要信息,以便护理操作。

1.2.2制作置管护理表根据卫生部制定的《临床护理实践指南(2011年)》[3]制作置管护理表,表中包含患者的所有住院信息、置管类型、位置、管道状态、引流液状态等基本情况,与患者的护理手册装订在一起,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查阅。

1.2.3健康安全教育责任护士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关于置管护理的相关教育,使其了解置管的作用、工作原理以及注意事项,提高置管安全性。

1.2.4完善管理制度置管管理采取责任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三级管理模式,将所有置管患者的信息进行详细记录,并及时更新,合理安排交接班制度,树立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服务。

1.3评价标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出现敷料松脱,欠标识,管道移位,管道处理不当及记录不全面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研究中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针对所得资料进行系统的统计学分析,其中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方法进行检验。当P

2结果

见表2。

3讨论

结脑患者在临床中的发病率较高,病情变化快、死亡率高,而且多伴有昏迷,因此需要在体内留置各种管道,对护理质量要求较高。管道护理作为结脑患者昏迷其临床护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课题[4]。我院从临床护理经验中逐步摸索出系统、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管道护理质量,为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管道进行准确标识,可以迅速识别患者留置的管道类型,并对相关信息有整体的掌握,简化交接流程,提高护理效率;制作置管护理表的应用加强了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全面评估与记录能力,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护理人员对管道护理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明确护理重点,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另外,在患者与家属中开展关于管道护理的健康教育工作,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本组研究中,观察组只出现敷料松脱1例,欠标识2例,管道移位2例,管道处理不当1例,记录不全面1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管道护理中开展细节管理,可以有效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徐林珍,黄炯,潘向滢,等.提升留置导管护理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48-449.

[2]辛瑞敏,刘淑梅,高兆霖,等.64例结核性脑膜炎昏迷患者管道护理的体会[J].中外健康文摘,2010,7(3):200-200.

【管道标识(6篇) 】相关文章:

慢病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4-28

学习委员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23

语文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4-17

行政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0篇) 2024-04-08

司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篇) 2024-03-31

护士年度工作总结范文(整理11篇) 2024-03-30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7篇) 2024-03-22

校园暴力解决方案(6篇) 2024-05-09

管道标识(6篇) 2024-05-09

《刻舟求剑》优秀教学设计(整理9篇) 2024-05-09